尿素播到地里15天没有浇水的话,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。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,它需要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,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,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。如果没有及时浇水,尿素可能会随着蒸发而散失,导致氮素不易被作物吸收,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。
此外,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气还可能使土壤酸化,对作物的根系造成直接伤害。长时间没有水分供应,作物可能因失水而死亡,尿素的水解产物也会对其生长环境造成负面影响。
因此,为了保证尿素的肥效和作物的正常生长,建议及时浇水,确保土壤湿润,使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和养分。
不过,具体是否还有效,还需要考虑土壤的温度、湿度和pH值等因素。如果土壤湿度适中,温度适宜,pH值也合适,那么尿素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肥效。但如果土壤过于干燥或pH值不合适,那么尿素的肥效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。
为了准确判断尿素是否还有效,可以考虑进行土壤测试,了解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情况。如果土壤中氮素含量仍然较低,可以考虑再次施用尿素或其他氮肥,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。
总的来说,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,建议在使用尿素后及时浇水,并根据土壤状况进行适时的施肥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