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三十祭拜祖先必备菜
1、【红烧肉】
红烧肉是祭祖必备的菜肴,吃红烧肉,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是财富的象征。红烧肉也是农村人,用于招待远道而来的宾客的最好礼仪,以前的农村,平时无缘无故不会做红烧肉,只有有客人到了,或者祭祖了才会做一锅红烧肉,表示对祖先和客人的尊敬。
2、【蛋饺】
蛋饺颜色金黄,形似元宝,每一次祭祖,家家户户都会做蛋饺,象征着财源广进,而且蛋饺这道菜中,即富含肉蛋等优质蛋白,又有充足的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维生素,味道也非常好,把鸡蛋摊薄放上肉馅,对折好,加水煮开就可以了,操作也很简单。张爱玲在《半生缘》里写:“饺子、蛋饺都是元宝。”用来祭祖,再合适不过了。
3、【油豆腐】
油豆腐作为豆腐的炸制食品,其色泽金黄,内如丝肉,细致绵空,富有弹性。系经磨浆、压坯、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。 油豆腐既可作蒸、炒、炖之主菜,又可嵌入肉馅焖煮,是荤宴素席兼用的佳品。我们的油豆腐一般都是嵌入肉馅的,这样的油豆腐形似口袋,口袋里有肉,寓意钱财来得快,老辈人说,吃了油豆腐,一代更比一代好。
4、【红烧鸡块】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龙和凤都是神话里的动物,而凤的形象来源于鸡。《太平御览》中写道:“黄帝之时,以凤为鸡。”传说鸡为日中乌,鸡鸣日出,带来光明,寓意能够驱逐妖魔鬼怪。所以,祭祖时一定要做一盘红烧鸡,寓意无病无灾,身体健康。
5、【红烧鲫鱼】
无论是祭祖还是过年,鱼是不能少的,鱼与余谐音,有年年有余的寓意,因此,每到特殊时节,人们都会做上一盘鱼,用鱼形来寓意“年年有余”、“吉庆有余”等,而且吃鱼时也有习俗,不能一次性吃完,要余一点明天吃,这叫有吃有余。
6、【腌鸡腿】
腌鸡腿的寓意,与上面的红烧鸡块有些相似,所不同的是,肌肉发达,健壮有力的鸡腿,除了象征能够驱逐妖魔鬼怪,还有身体健康,强壮有力的寓意。而且腌鸡腿味道香醇,咸香入味,人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献给祖先。
7、【黄豆芽】
黄豆芽在我们农村,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如意菜,因为它发芽之后的形状非常像玉如意,所以它象征着万事如意,平安幸福。而且在明朝也有关于它的诗句:“有彼物兮,冰肌玉质,子不入污泥……”,豆芽随处可取,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,味道鲜美寓意如意。
8、【春笋面筋汤】
春笋,因洁白如玉、肉质鲜嫩、美味爽口被誉为“菜王”。这个季节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沉睡了整个冬季的春笋被“唤醒”了,它用柔嫩的笋尖冲破泥土,掀翻石块,冒出地面,沐浴着春风和细雨,欢乐而旺盛的生长。它的顽强是很少见的,吃春笋寓意着做事拔尖,节节高升,也比喻以后的生活高风亮节。
以上八道菜就是我们祭祖时必备的,清明节快到了,老辈传下的习俗不能忘,缅怀已故祖先,祝福身边亲人,寓意身体健康财运好,万事如意代代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