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清明吃青团的食俗,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。古时候过清明节,人们无论贫富,均不举火为炊,只吃冷食。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物,青团就是其中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。
第二种清明传统食物:艾饺
常言道:“清明食艾,无难无灾”。清明时节,每家都要准备一些艾草。用新鲜的艾草可以做出很多美味,除了青团、艾粄、艾叶粑粑以外,艾饺也是很常见的一种传统时令美食。
第三种清明传统食物:五色糯米饭
每年清明节,广西壮族、布依族、苗族等各族人民家家户户都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传统,以作祭祖和当令吃食之用。五色糯米饭因呈黑、红、黄、白、紫5种颜色而得名,又称“乌饭”、青精饭或花米饭。当地人将其视为吉祥顺遂、平安如意、五谷丰登的象征。
第四种清明传统食物:馓子
清明节吃馓子,是老北京人过清明节的一种传统习俗。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,古时叫“寒具”。古书中记载:“寒具即食馓也,以糯粉和面,入少盐,牵索纽捻成环钏形……入口即碎脆如凌雪。”馓子是用面粉、鸡蛋加盐或糖,搓成细条,油炸而成。它形状精巧细致,口感酥脆,老少咸宜。别看馓子并不起眼,可在过去,如此酥脆美味的食物可不是你想吃就吃的,要在看望老人,瞧瞧孩子时才会称上几斤馓子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