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租人责任:如果承租人在租赁纠纷中没有过错,导致租赁合同无法履行,责任应由出租人承担。在这种情况下,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赔偿因强制执行造成的损失12。
财产查询与执行: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,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、车辆、证券和存款。如果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,他可能会面临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,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,甚至可能会被司法拘留3。
拒不执行判决罪:在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,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。根据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三条,情节严重的,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3。
租赁合同效力:如果租赁合同是在法院采取查封等保全或执行措施之前签订的,且承租人已按约支付租金并实际占有使用该房屋,即使房屋被强制执行或拍卖,租赁合同仍然有效,承租人可继续履行合同,直至租期结束。新的买受人将享有合同权利并承担义务。但如果租赁合同是在法院查封之后签订的,则无法对抗法院的强制执行,承租人需要搬离,并可要求房东承担因提前搬离造成的经济损失4。
违约金调整: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,或者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,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或适当减少。如果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了违约金,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,还应当履行债务1。
综上所述,租赁纠纷被强制执行可能会导致出租人承担违约责任、承租人遭受经济损失、个人信用记录受损、可能面临司法拘留,甚至构成犯罪。同时,租赁合同在一定条件下仍然有效,承租人可继续履行合同直至租期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