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。屈原的著名诗篇包括《离骚》、《九歌》、《天问》等,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《离骚》。在这部作品中,屈原表达了他对楚国命运的忧虑,对个人遭遇的不满,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。他的诗歌语言华丽,想象奇特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,被誉为“楚辞”的代表作。
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,据说起源于人们对屈原的怀念。相传,屈原在投江自尽后,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侵害他的身体,便将粽子投入江中,以此寄托哀思。这一习俗后来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,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标志之一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