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银细工,又称金银错工艺,是中国古代金属工艺的一种,主要在青铜器表面镶嵌金银丝片,形成精美图案。这种工艺起源甚早,商周时期已有雏形,至汉代达到巅峰。其精美细致,不仅展现出匠人们的巧夺天工,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审美追求。
在诗词中,金银细工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精致与华美。如“金银错镂镶嵌工,精妙入神叹鬼工。”这句诗便以金银细工作比,赞美某物制作之精巧,技艺之高超。
典故方面,金银细工也常作为皇家御用或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出现,如《史记》中记载的汉武帝所用之“错金博山炉”,便是金银细工中的杰作。它不仅是实用器,更是艺术与工艺结合的典范,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