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姓的来历主要有三个源头:
出自伊姓,以官名为氏。商汤时期有贤臣伊尹,因其在灭夏过程中的巨大功劳,被商汤封为尹(宰相),并赐予尊号“阿衡”(“阿”意为“倚”,“衡”意为“维持”,寓意为国家的倚靠)。伊尹的后代子孙因此以伊尹尊号中的“衡”字为姓,称为衡姓123。
出自姬姓,是周公旦的后代,以祖字为氏。周公旦的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地,建立了鲁国。伯禽的后代中有公子衡,其子孙以祖上的名字“衡”为姓,从而形成了衡姓234。
出自改姓,以地名为氏。三国时期,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。袁绍的几个儿子在内部争斗中自相残杀。袁姓的部分族人逃至湖南衡山隐居避难,他们以居住地“衡山”的名称中的“衡”字为姓,改姓为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