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原带(Tundra zone),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,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。这里气候严寒,冬季漫长多暴风雪,夏季短促,热量不足,土壤冻结,沼泽化现象广泛。这些环境条件,不利于树木生长,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、无林的苔原带;土壤属于冰沼土;动物界比较单一,种数不多,特有驯鹿、旅鼠、北极狐等,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,形成“鸟市”。中国不存在极地苔原,而在长白山(天池周围)和阿尔泰山西北部的高山带出现高山苔原,海拔分别在2100米和3000米以上。形态特征极地苔原带的植被类型具有下列特点:
植物种类组成很贫乏,植物种的数目通常为100—200种;
群落结构简单,层次少且不明显,其中藓类地衣层在群落中起着特殊的作用;
苔原植物通常为多年生。
多数的种为常绿植物,包括贴地的针叶灌木,如矮桧、牙疙瘩等;
多数植物矮生,如极柳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