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谥号不可以自封**,它是古代对已故王侯将相的生前道德和功绩的一种官方评价。
**谥号是中国古代礼制的一部分,用来对已故的帝王、诸侯、高官大臣等人的生前行为进行概括和评价**。这种评价通常包含褒贬之义,是根据死者生前的事迹和品德来确定的。谥号分为表扬性的、贬义性的和中性的描述,如“文”、“武”等为表扬性质的谥号,而“厉”、“炀”等则带有贬义。
在古代中国,谥号的确定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过程,由朝廷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和成就来决定。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。因此,**谥号绝非个人或家族可以自行决定的**,它代表了官方对一个人一生的总体评价和盖棺定论。
总的来说,谥号是对一个人生前的评价,是古代礼制的一部分,不可能由个人自封。